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我校共有11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成果普及奖1项,获奖成果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黄汉升教授的《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获体育学一等奖(论文奖);李建平教授等的《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获经济学二等奖(著作奖)、马重奇教授的《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获语言学二等奖(著作奖)、王耀华教授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和叶松荣教授的《断裂与失衡——中西视野下的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分别获艺术学二等奖(著作奖)、陈作松教授的《锻炼心理学——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获体育学二等奖(著作奖);孙绍振教授的《演说经典之美》和郑家建教授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述论》分别获中国文学三等奖(著作奖)、刘亚猛教授的《西方修辞学史》获语言学三等奖(著作奖)、连榕教授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理历程》获教育学三等奖(论文奖);潘新和教授的《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获成果普及奖。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始于1995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本届评奖的申报对象范围扩大到所有普通高校,突出以质量和贡献为先的评价导向,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全国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
(社科处 叶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