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强教授莅临我校,带来题为“文化 人格 修养 视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责任”的专题讲座。全校近80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校党委罗萤书记主持讲座,凌启淡副校长到场聆听了讲座。
郑强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师之道和教育人生,以十五条“强哥语录”为线索,从教师、学生、教育、中国青年肩负的使命等角度,深入阐释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历史责任的见解。他说“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要有真才实学、要有爱生之心、要有沟通本领”,强调教师是一个要用心用情去付出的职业。他鼓励同学们努力挖掘自己的非对称优势,在大学里学会坚持,“爱自己的专业如同爱自己的生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他强调成功的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精神的领悟、有情感的充实、有生活的平和”。他还对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发展作了精辟的解读,列举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爱国实例,告诉同学们“没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国家就没有力量”,号召同学们坚定“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强盛中华要我顶起”的信念,肩负起中华民族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最后,他希望当代大学生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爱祖国、爱社会、爱学校、爱父母,并叮嘱在场同学听完讲座后,要给自己的妈妈打个电话。郑强教授语重心长的话语,让许多青年学生流下感恩的泪水。
整场演讲历时4个小时,“老师对学生要像父亲对儿子一样爱”、“民富不等于国强”等一系列妙语箴言,带给全场师生心灵的震撼和触动,赢得全场150余次热烈的掌声。
郑强教授现为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近十年,他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高校、企业、部队、机关、中学乃至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200多场演讲,涉及人才、科研、教育等话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栏目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予以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和热评。
(校团委 许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