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协和学院创新公选课模式

时间:2011-12-06浏览:120设置

123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三版以“公选课‘变形’ 大学生上心”为题,报道了我校协和学院创新公选课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现原文转载如下:

 

福建师大协和学院以艺术团形式开课,行家专家手把手传艺

公选课“变形”大学生上心

 

 

本报讯(记者龙超凡 通讯员 林响 唐云凤)这学期,福建师大协和学院2009级学生曾芳选修了大学生艺术团礼仪模特队课程,其任课教师是厦门航空公司高级乘务员张齐。“我们从坐姿、站姿、走姿等基础形体课学起,甚至讲究进出电梯礼让时手的摆放角度。”曾芳说,这门课是理论和实践课交叉着上的,让她学会了基本的商务礼仪和社交礼仪。

   “若学期考核合格,选修礼仪模特队课程的学生便可获得两个学分。”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团委书记寇创介绍,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了合唱队、电声乐队、播音主持班和话剧表演班等8个艺术小组,学院依托这些艺术小组开设了8门公共选修课,授课教师均是相关领域的行家能手。这种公选课的创新赢得了学生喜爱。

    该校信息技术系2010级学生吴郁夫选修了流行唱法实践班,该课程授课教师是中国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蒋舟。吴郁夫说,几乎每节课都以学生上台轮流演唱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则以选秀形式一轮轮淘汰晋级,最后评选出十佳歌手。据了解,蒋舟老师还指导该班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今年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比赛中,全国13强“吃耳朵”组合和湖南卫视快乐女生的“福州绿色通道10强”都有选修流行唱法实践班课程的学生。

在该校,公选课已成为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喜爱的优质课。目前,该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有文化传承与创意、伦理道德与思辩、国际视野与经济、生命科学与环境和现代技术与社会等5个模块,共有“武夷岩茶与福建茶文化”、“旅游服务礼仪”等76门课程。其中,大学生创业、科技创新等均列入选修课程,均有相关领域专家指导,考试合格均可获得相应选修学分。

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黄跃鹏说,把大学生艺术团、创业等课外活动列入公共选修课程,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的知识资源和社会资源,使“第二课堂”成为专业知识外丰盛的营养大餐,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兴趣、发展特长,进而把学生培养成才艺出众的综合性人才。

(协和学院    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