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于11月17日上午在仓山校区邵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许明副校长,研究生处有关同志,各有关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党政领导、研究生秘书和研究生辅导员,2011年新选聘的59位博士生导师和新遴选的129位硕士生导师参加了会议。
许明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中心工作。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导师是关键。导师是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全面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举办本次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导师尤其是新遴选的研究生导师明确职责和责任,提高指导水平,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许明代表学校对今年新遴选的研究生导师提出要求:一要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二要学会指导研究生;三要树立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四要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五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他希望全体研究生导师以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更大的热情,尽职尽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才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许钧教授应邀在会上作《关于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许钧教授从我国30年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当前国家对研究生教育作出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宏观角度出发,指出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既要注重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又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具体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发展需求、研究生教育的统一管理与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指导研究生与使用研究生以及学术创新与学术不端行为等四类矛盾,并以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具体诠释了如何处理好上述四类矛盾。
许钧教授还以自身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对如何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一要把好“选人”关,要求研究生具有三性:学术上要有悟性、学术追求上要有韧性、思想品德上要有德性(大爱精神);二要把好学位论文选题关,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关键,选题要以国际学术前沿为参照,将当前的社会需求、民生问题、技术领域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引导研究生善于查找问题,从问题中寻找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四要在指导研究生中特别注重方法论的指导,遵循学术规范。
最后,研究生处李永青处长简要介绍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并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文件和拟出台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
(研究生处 徐挺汉)